凉茶!一道深入民心的广东风味饮品。

也是增城人生活的必需品,

它的存在,就像汤,

在市内大街小巷,你不难发现它们的身影。

上火了,喝碗凉茶!

喉咙痛,喝碗凉茶!

感冒了,喝碗凉茶!

......

祛湿茶、五花茶、三孖苦、下火茶......

种类多的都记不全了

而且这些凉茶都号称有“治病”的功效

  

近日,广东却被查出有不法分子在凉茶里“加料”

到底又是怎么回事呢?

  

  前不久,中山市食药监局在对一间凉茶进行检查时,发现店内摆放了一些西药药片,和一台“万能高速粉碎机”。执法人员随即对该店的6种凉茶进行抽检,其中,该店销售的“下火茶”、“感冒茶”、“咽喉茶”、“口腔茶”等均检出“对乙酰氨基酚”。

  

  

  

  对乙酰氨基酚,是常用退烧药的一种成分,目前,中山市食药监局已将这一案件已经移交公安机关,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。

  

以后街坊们买凉茶可要小心点了

不小心喝到“加料”凉茶就糟糕了

要是喝多了会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呢?

  1、添加了西药的凉茶,不靠谱!

  业内人士指出,违规商家在凉茶中添加最多的西药是止痛片。中草药与西药随意混在一起长时间加热,有可能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物质,有时会影响体内蛋白质和糖的代谢,危害人体健康。

 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,凉茶属于食品范畴,凉茶生产经营需依法取得《食品经营许可证》,同时规定凉茶只能是用纯中草药煎熬而成的,在凉茶的加工制作过程中添加西药,或其他任何违禁物质都属于违法行为。

  2、凉茶的夸张功效,不靠谱!

  凉茶不是药物,而是一种植物饮品。但有些凉茶被商家打出“感冒茶”“妇科茶”等称号。其实,这也违反了有关法规。正确的叫法应根据所用原料标明“罗汉果茶”“夏桑菊茶”等。

  

  而且,凉茶应当当天制作当天销售,凉茶常温下保存不得超过12小时。

  区食药监局相关科室负责人表示,由于目前缺乏凉茶“监管标准”和相关的检验标准,导致监管存在一些漏洞。

  加上凉茶的制作是用复方或单味药食同源的中草药煎熬而成,无剂量限制,也无需医生的指导,这导致了一些凉茶生产经营单位非法添加西药,并且打着夸张口号进行宣传。

  3、这样喝凉茶,不靠谱!

  一:不按体质,不分情况喝凉茶

  脾胃虚寒、老人、小孩、孕妇和哺乳期的妇女要慎服。即使是健康人,过度饮用凉茶轻者脾胃不适,重者会诱发胃肠道疾病。因此凉茶不能滥服,更不宜以治疗为目的长期服用。

  此外,女性月经期及产褥期对寒凉刺激极为敏感,不加节制饮用凉茶虽可带来一时清凉,但也可令体内血流滞涩缓慢,导致痛经、月经不调,严重者还可能引起闭经、大出血等。

  二:毫无节制的喝凉茶

  体质差,寒体型的朋友就不应喝寒凉药,因为喝了反而会受不了,伤身体,甚至还可引起肾虚。

  热体型的人则相反,对吃苦寒药无多大顾忌,但也应分清自身上火的类型,据自己所属类型来对症下药喝“凉茶”。上火严重者,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择。

  凉茶毕竟是中草药制成,饮用时要注意因人制宜。即使是健康人,过度饮用凉茶轻者脾胃不适,重者会诱发胃肠道疾病。因此凉茶不能滥服,更不宜以治疗为目的长期服用。

那么,怎样才能买到放心凉茶?

  《食安法》规定,市面销售的凉茶是严禁添加西药的,所使用的中药也应当符合卫生部门公布的“药食同源”目录。

提醒各位街坊买凉茶的时候要注意:

  1、凉茶铺有无合格的经营资质(《餐饮服务许可证》或《食品药品经营许可证》)

  2、不要盲目相信凉茶宣传的功效,也不要乱喝凉茶。

  3、街坊们如发现凉茶销售者存在无证经营的情况,或怀疑凉茶生产经营者有非法添加西药等违禁物质的违法行为,应及时主动向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投诉举报。

  想了解更多资讯,请关注公众号!